English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99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郭扶庚 我有话说

袁世鹰,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40年3月生于重庆市璧山县,1964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现任焦作工学院院长,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南煤炭协会副会长等职。长期致力于电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教材、专著、译著11部,发表论文36篇。其中《电机学》获煤炭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煤矿电工手册》获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目前,他还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办好高等院校的关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焦作工学院院长袁世鹰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谈话的主题。

“焦作工学院是一所地处中原腹地、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基础。但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们地处内地,在引进人才方面并不具备很大的优势,因此学院在制定各种优厚政策引进人才的同时,主要着眼点还是放在自己培养人才上,努力提高学院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袁院长介绍说。近年来,焦作工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加大师资培养经费的投入,并做到逐年递增,1997年已达40万元。针对教授年龄老化,中年教师比例偏小,出现年龄断层的现象,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从1994年起,焦作工学院就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对经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院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他们开展科研前期工作、购买图书资料、参加学术会议……并把他们及时推向教学、科研的重要岗位,早压担子,经受锻炼。如今,焦作工学院培养的20名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6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都已成为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中坚力量。

谈起提高学历层次问题,袁院长说,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此,学院出台了《关于选拔培养在职博士的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中青年教师在攻读硕士、博士期间,除享受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每人每年还分别享受500元和1000元的生活补助等优惠条件。几年来,学院采取定向、委培、联合培养等方式,先后选拔了100多名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派出近40名教师到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进行合作科研、讲学、访问和研修。目前,学院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明显改善,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0%以上。两年内,还将有30余名博士、硕士学成回院工作。

“通过科研锻炼队伍,提高学术水平”是焦作工学院师资建设的又一思路。袁院长告诉记者,学院要求专业教师人人都要参与科研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1994年以来,学院的科研持续发展,项目数、经费数、获奖数等方面,在同类煤炭院校都处于前列。教师也在科研实战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采访中,袁院长还特别强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环境对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他介绍说,焦作工学院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两年举办一次青年学术活动周;经常聘请著名专家、教授来院为教师开讲座;定期举办“教师讲好一堂课”、“教师职业技能”比赛;举办外语培训班和计算机应用培训班。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院教师开展学术活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热情,一个良好的学术风气在学院初步形成。

“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是学院领导的共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近年来,学院积极拓宽创收渠道,增强创收能力,教职工的收入逐年递增;同时,学院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三年内相继建成近300套住房,基本上解决了教师的住房问题。目前,教师队伍更加稳定了,教师们为学校奉献的劲头更大了。”袁院长高兴地告诉记者。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焦作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优秀人才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科研和科技开发为两翼,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师资队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